骨灰安葬
(纪念花园)

骨灰安葬(纪念花园)之申请程序大致上与申请骨灰安放龛位相同,即按 Q8 之程序进行编配。

如欲安排将骨灰安葬于纪念花园,需留意骨灰必须存放于由坟场办事处提供之可降解骨灰盅内。骨灰安葬纪念花园后将不设捡拾、迁移、加葬或领回以迁出坟场;骨灰安葬后若干年便会天然分解,回归大自然。而每一葬灰位置于十年期满后便供新亡者重用。

竖立在纪念花园葬地位置上的墓碑设有纪念名牌,以供永久纪念亡者。坟委会计划日后设立电子纪念册,以上载亡者名字,让家属查阅。

教会葬礼是要带出对复活的希望及对遗体的尊重;撒灰等新兴安葬方式未能体现信仰;对于要同时满全信仰要求及回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坟委会推出的骨灰安葬(纪念花园)服务,正是把骨灰存放于可降解骨灰盅让亡者以整全的方式有尊严地安葬,可满全教义,符合基督信仰关于肉身复活和尊重遗体的宣讲。妥善安葬遗体,是要表达对永生的希望,以及天乡重聚。

骨灰属于钙的一种。骨灰埋入泥土中,在泥土裡分解后成为土壤的养分,亡者会化作春泥长眠圣地。在十年期满后,坟场办事处确保骨灰已完全分解后,先安排铺上新泥,然后才会循环使用该葬灰墓地,故不存在迭葬之问题。

由于骨灰安葬(纪念花园)服务之运作模式与天使花园相近,故收费水平参考了天使花园。因葬灰服务涉及事前事后之准备及基建、行政安排等等,故需付费以应付开支及营运。

除了 2020 年在柴湾圣十字架天主教坟场推出可持续发展之可多次续期墓地及家庭龛位试验计划外,坟场提供之服务均属一次性付款项目。此意味着教区收妥首次付费后,便需负担起坟场内公众范围如周边山坡等日后所有的维修保养费用。遇上紧急或大型维修,例如 2018 年超强颱风“山竹”袭港后,维修在跑马地坟场倒塌的石牆、清理各坟场大量被吹倒的树木及损毁设施;又或是 2023 年 9 月连场暴雨对香港教区各坟场,特别是柴湾圣十字架天主教坟场所做成的破坏,涉及艰巨之维修工程和庞大开支,远超坟场一般营运收入所能承担。更甚者 2020年中后期在长沙湾坟场收到政府山坡修葺令后开展的山坡修葺工程等,所需的资金就更加庞大。

根据以上种种因素,教区实未能如政府或华永会等大型组织提供免收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