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弥额尔天主教坟场
位于跑马地的圣弥额尔天主教坟场St. Michael's Catholic Cemetery,与香港坟场及回教坟场相邻,简称跑马地天主教坟场。
坟场之命名源自四大总领天使之一——圣弥额尔,圣弥额尔有“谁如天主”(Who is like God)之意。在圣经中,圣弥额尔是保护以色列子民的总领天使之一(达10:13,21; 12:1)。他曾战胜代表魔鬼的大龙,即远古的蛇和牠的使者(默12:7)。教会尊他为新约子民的护守天使。圣弥额尔在旧约和新约圣经都曾经出现过,且是战胜地狱势力的天上领军。圣弥额尔是艺术家、骑士、水手、警察、病人和士兵的主保。
香港开埠初期,卫生环境恶劣,当时外国人对亚热带病毒的知识贫乏,因病死亡成为了普遍现象。1842年,若瑟神父到港后便立即向政府申请一块葬地供天主教徒作永久安息。政府批准了这项申请,并把位于湾仔,即现时圣佛兰士街与秀华坊之向山一带的土地配予罗马天主教作墓地之用,为首个天主教坟场。 后来,因为人口急增,教会便再申请另一墓地以舒缓殡葬需求。1848年,政府批出一幅位于黄泥涌香港坟场以北的土地给天主教会,条件是教会停止湾仔墓地的使用,将有关土地交还,天主教坟场迁到跑马地近黄泥涌现址。 坟场内透过各种不同形象的墓碑,不单代表亡者坚定不移的信念,更体现了生者的信仰及其对死亡之看法与价值,以及对死后永恆生命无尽的信念与付託。
可从夏其龙神父所写的《米高与恶龙 — 十九世纪圣弥额尔坟场与香港社会》一书了解更多。
坟场门楼建于 1848 年,而位处于坟场正中央的圣弥额尔小堂则建于 1916 年,两者均展现出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小堂与门楼于2009年一同被列为二级历史建筑物。跑马地天主教坟场内的建筑、艺术雕塑和墓地蕴含浓厚的宗教味道及信仰色彩。
跑马地圣弥额尔天主教坟场设有永久墓地/骨地、标准龛位、神父墓园、修会墓园。在1988年年中开始已再没有龛位供对外编配。